十年后,建材行业将何去何从

2015-08-04  来自: 江苏五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761

近日,受喻老师之约在佛山和几位建材行业流通领域大咖交流。大家宴会期间谈及十年后的建材行业将会呈现何种状态,特别是流通领域将会是何种营运模式。对于近年来特别关注终端流通渠道的我,虽有思考,但很不系统。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几位流通领域大咖要思考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所有建材品牌思考。无论是品牌商、纯OEM制造商还是流通渠道商,如果不好好思考这个问题,进行创新性思维和革新,在未来的5-10年,是很可能上行业淘汰名单的。说白了就一个问题:建材行业将何去何从?

家电行业为建材行业提供成长案例

建材行业的经营模式长期是画地为牢的区域代理制,这在非互联网时代对于流通商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经营模式,层层加价分销商,让每一个层级都能赚到他该赚的钱,每一个层级都能相安无事。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格局,不但让消费者获取以往无法得到的信息,更让传统的总代分销体系失去了价格保护,让许多传统建材代理商充满危机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代理商也纷纷登上电商平台,做下去发现不但没有赚钱,反而把自己的分销系统冲击得荡然无存。有些聪明的总代已经开始进行电商平台的收缩,寻找更有效的营销新模式。未来的3-5年,随着消费者获取建材品牌和产品信息对称度的进一步提高,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品牌将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那些品质不过关的杂牌将如10多年前的家电杂牌一样,逐渐被清理出市场。笔者观察到,凡是信息对称度高的行业,其集中化程度将会更高,集中化速度也会更快。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快速地推动了这种信息对称度,因此,建材品牌要想寻找到未来成长之路,详细研究家电行业的成长经历,否则等危机到来时候,再改变已经来不及了。

平台将成为建材行业品牌的主宰者

未来建材行业的分工将会愈加精细化,考验一个品牌的核心能力不是你制造规模有多大,而是你能不能提供符合当下人群需求的产品设计并且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供应链体系。近段时间风靡的智能马桶盖事件说明了国外品牌对供应链的把握是有效的,反观国内品牌,一味追求成本的 化,就自然失去了产品的标准设计能力。因此,建材行业未来的成长之道必然是“符合当下的设计+流量甚多的大平台+无孔不在的展示系统+无缝服务的安装配送体系”,其中,平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平台不仅仅提供海量消费者,还提供与此对应线下的展示空间,更重要的是把两者有机结合,实现以平台为核心的上中游资源的整合,把产品设计、供应链和消费者三者通过平台进行 的资源整合。目前风靡的宜家IKEA正是因为这方面的整合能力,使得其经营的门店绝大多数都盈利非凡,未来建材行业经营新模式,这可能是一个方向,而不用担心只有一个IKEA。就像手机有苹果,而后还会三星、小米,关键你能否用同样的产品走不通的模式,这才是营销的关键。

新生消费群体将创造建材营销新规

不管建材经营者采用何种模式,都需要关注消费群体的变化。笔者在《把货卖给80后》一书中提到,当下的新新消费人群,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设计元素,特别是个性化设计元素,对于赢得这个群体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产品的使用价值往往不是 重要的,如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柔性化需求,才是打动他们的关键元素。IKEA正是捕捉到这种变化,在家具设计中,通过产品细节和柔性化的处理元素,让年轻群体趋之如鹭。建材品牌也应该如此,在产品设计上要打破国内品牌抄袭一大堆的陋习,要建立自己品牌和产品的要素,形成自己品牌的DNA。此外,建材品牌要从品牌、产品、渠道等方面进行各项资源整合,要建立起品牌的纵深服务体系,强化供应链的整合管理,建立从经销商到消费者的准养控营销模式,这点对于目前的建材经营环境来说,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在客户和经销商资源的时代,如何控管他们,提高他们的单位附加价值,对于每一个建材品牌都非常重要。

再过5-10年,市场份额将会向一批有产品设计思维、营销模式超前、前后端和横向整合资源能力强的品牌转移,许多今天看起来还可以的品牌会逐渐被边缘化, 后一大批我们今天看见的许多建材品牌将会被迫退出市场。现在,这种趋势其实已经开始显现,这也是今年许多品牌感受市场压力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十年后,建材行业将何去何从           

江苏五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专营 岩片真石漆系列 乳胶漆 弹性漆 质感漆 水包水多彩漆 反射隔热涂料 内外墙腻子 工程案例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5950594182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江苏五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南京麦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苏ICP备2024142385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